近日,《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志》上發表了名為《Sport and Exercise in Genotype positive(+) Phenotype negative(-) Individuals. Current Dilemma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》的文章。文章特別關注導致猝死主要原因的心肌病和離子通道病,通過系統檢索,總結了目前國際指南中對于不同疾病患者的運動建議。
基因陽性-表型陰性(GEN+PHEN-)個體攜帶致病或可能致病變異,但未表現出疾病的表型。在過去的幾年中,基因檢測在先證者及其親屬中的廣泛使用,使得越來越多患者被鑒別出來。然而,對于這些患者的臨床管理方面卻出現了新的問題。即使在同一家族中,遺傳變異的表達也是可變的,而其是否會轉化為表型陽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不可預測的。此外,不同運動的程度并不相同(如圖1),而人們對環境因素(比如劇烈或適度運動)的可能影響知之甚少。因此,在這種情況下,針對能否參與體育運動的指南中還存在著不確定和證據薄弱的問題。
圖1. 運動分類——改編自已建立的美國心臟分類ANU(AHA)/美國心臟病學會(ACC)運動分類
注:圖為基于運動中靜態和動態內容水平進行的綜合分類。最大攝氧量(Maximal oxygen uptake, MaxO2)是動態內容的分類標準。MaxO2<40%為低水平,40/70%為中等水平,>70%為高水平。最大自主收縮(Maximal voluntary contraction, MVC)為靜態內容的分類標準。MVC<20%為低水平,20/50%為中等水平,>50%為高水平。
目前,國際中對于攜帶不同致病變異的患者有不同的建議(如圖2)。據研究,除了LMNA或PKP2等特定基因的致病變異之外,能否參加高強度運動和競技運動往往取決于年度臨床監測。而在某些情況下,如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,指南沒有區分GEN+PHEN-個體和有明顯疾病的患者,并建議避免參加高強度的娛樂鍛煉和競技運動。
圖2. GEN+PHEN-個體進行高強度運動/競技運動的風險
注:圖以交通燈表現形式來提示風險。根據高強度運動對GEN+PHEN-個體有害影響的現有證據進行分類:
(1)紅色:強證據表明高強度運動會產生有害影響;
(2)橙色:無強證據表明高強度運動會產生有害影響,但很有可能如此。例如,由于過度表型,患者可能有致心律失常傾向;
(3)灰色:目前暫無強證據表明高強度運動會產生有害影響,而且由于顯性疾病患者缺乏高度明顯的致心律失常風險特征,故目前尚不確定影響為何。
值得強調的是,一直以來,國際指南傾向于嚴格限制體育參與門檻,側重于采取取消資格的方式。而最近,對于沒有風險增加的臨床標志物的情況下,指南采取了更自由的態度,提倡共同的決策方法。因此,還需要未來的研究來揭示GEN+PHEN-個體發病的誘因,以及運動和鍛煉在這方面可能起到的有害或有益作用。
關于心血管病相關的基因檢測,為您推薦安智因猝死與冠心病風險防控分子檢測升級版。
★猝死與冠心病風險防控分子檢測升級版可全面篩查67個猝死相關遺傳性心血管病致病基因、124個冠心病風險相關的易感基因位點、34種心血管病常用藥物位點。
適用人群:
參考文獻
Paldino A, Rossi M, Dal Ferro M, et al. Sport and Exercise in Genotype positive (+) Phenotype negative (-) Individuals. Current Dilemma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. Eur J Prev Cardiol, 2023 Mar 17; zwad079.
往期回顧